1.鼓勵了個案其實是知道自己目標在哪裡的,我並不覺得如他所形容自己那樣的無積極性,傳達出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步調。

2.5/2有人幫我洗碗(感動泣)

3.恩,原來對於英文,我的專長是那樣,關注的焦點在於文字。

4.當年的我與中輟復學生相比,他們真的很早熟又懂事多了

5.大家都想要快速培養自己的才能,我當然也想,心裡某種聲音(怠惰)也在反方向不時著呼喚我,後來我想想,其實它有可能是在關心我的,那所謂的(沉澱),
   生活瞬變的時代,我假藉著這樣的節奏,不去面對自己所必須解決的,和那些需坦然接受的痛點,只是逃避罷了。這些無法察覺的點其實一直都在,只是我不願乖乖啃食阿,因為那
   真的是所謂的issue。好難吞嚥的營養來源。啊哈...: )

 

6.厭煩的是步驟,討厭的是觀感,喜愛的是貓咪,排斥的是模糊界線。

7.The thousands of children who are not in school on most days have become a significant cause of crime. Many of todays non attendees are in danger of becoming tomorrows criminals and unemployed.

(Social Exclusion Unit Report 1998)

8.疾病提醒了人們的脆弱和平凡,揭露了掩藏良好的不安全感,甚至進而破壞了人們的美夢。於是,別人身體上共生的慢性疾病,像一面照妖鏡般逼近,照出我們自我虛構如神祇或上帝選民的妖魔行為。面對這一切不快的事實,能夠移動的就快快走避或驅逐,不能改變的則以戒慎恐懼的心情,視之為道德的鍛鍊而敬為亦魔亦神的上位者。by 我的青春,施工中[台灣少年記事]-王浩威

9.Facebook某一點讓我覺得可悲的是,一切都是經過程式設計者所精心規畫的互動方式,才繫起了無限大眾的友誼互動,不可否認的,久而未聯絡的因此搭起線來,但相反地來講,為什麼喪失了主動去聯繫的能力呢,我一直以此為信念。(09.09.08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